首页 领袖计划 服务内容 合作内容 新闻资讯 关于我们
攻克●商户信心及业绩提振难/项目新媒体运营难/项目定位难/项目招商难/项目销售难/操盘团队职业化难●六大困局
云南人都拿命在吃菌!让我们走进云南这片“真菌王国”

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,多种多样的森林类型、土壤种类以及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,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,其种类之多,分布之广,产量之大,可谓是名扬四海。

云南野生菌分为二个纲、十一个目、三十五个科、九十六个属、大概二百五十种,占了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,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。果然真菌王国这个名字不是浪得虚名的

1.png 

生于山林,长于山林,云南菌是天然的绿色食品。它富含多种维生素、矿物质、及多种有益身体健康的成分,营养丰富,味道别具一格。有的食用菌还有治疗癌症和多种疾病的药理作用

特别是到了七、八月雨季,就会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到云南品尝野生食用菌的美味。也有一部分游客会跟随云南人一起上山寻找野生食用菌。仿佛自己就是《采蘑菇的小姑娘》中那个背着筐子,光着脚丫的小姑娘,心中十分惬意。

野生菌,是大自然对云南的珍贵馈赠。每年雨季前后,这些生于山林、长于山林的“山中珍馐”陆续上市,让大家的舌尖味蕾得享野生菌的鲜香美味。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。美味的野生菌自然而然成为了云南饭桌上必备的美味佳肴。

2.png 

虽然成分大同小异,但在的世界里,从来都没有过平等,一条鄙视链始终稳稳地贯穿其中。云南人就站在这条鄙视链的顶端。

3.png 

在云南人的认知里,只有两种菌子:一种叫“菌子”,一种叫“人工菌”。那些可以被人工养殖的,在云南人眼里,是不配有自己的名字的,一个“人工菌”就统一划分到下等菌的行列里。只有在山上自然长出来的,才能有自己的名字,不仅如此,云南人还约定俗称的形成了一套野生菌“鄙视链”。可见菌类在云南人心中是有等级之分的,如果你请一个云南人吃金针菇炒香菇,他大概会和你绝交,毕竟,野生菌才是信仰。

古有拼死吃河豚,今有拼死吃菌子云南人对野生菌的喜爱太执着了,如果你想问云南人有什么菌子不敢吃?答案肯定是:没有。即使每年云南省吃菌中毒事件频发,云南人也绝不会在吃菌这件事上皱一下眉头。

云南人对野生菌有着较长的烹饪历史。有人认为,制作方法不得当,就会中毒。所以要贪吃美味,首先要会制作,否则,后果就有点大了!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就医哦。就算是没有毒的菌类,最好也要充分煮熟,中毒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。为了见小人故意中毒的行为不可取哦!

除了痴迷于野生菌,云南昆明农村地区的民居有一种民俗,就是在居所正中上方房顶安置瓦猫。瓦猫用陶制作,造型为张着大口的猫,瓦猫造型为面目狰狞的神怪。

4.png 

瓦猫的使用有一定的规矩,并不是所有房屋都要安置。如果自己家的大门外正对的方向有庙宇高房,或正对着一家人的房屋,就会认为不吉利,被对方“戗”着,影响了自家的财运,甚至带来疾病或灾祸,为此,就在自家房的大门和正堂屋顶安放一尊瓦猫。”去年我们走访云南各个城市,通过调研当今社会年轻人对现在瓦猫的情怀,除了在房屋上的瓦猫,我们还设计了在室内具有观赏性质的瓦猫香炉。

5.png 

把瓦猫设计成如猫似虎的模样,高踞屋顶之上,守家护院,可吞食一切来犯之鬼怪。这些镇宅瓦猫,以其慑人心魄的造型,显示出艺术生命力。瓦猫香炉采用陶砂工艺制作而成,在设计上我们采用比较可爱的形象来战士瓦猫不同之处,同时保留了在天灵盖处“王”字,前足执圆盘八卦,八卦中央有阴阳太极,寓意招财,祈福等之意。

云南文化源远流长,“瓦猫”作为云南西部一种独特的民俗和文化现象,是中国传统的物与人的认识论出发来研究物质文化,是对建基于西方物人分立的认识论之上的人类学的一种反思,也是对人类学研究的贡献!


  上一篇:云南如何依托自然环境优势打造旅游强省?赵旭州详解
  下一篇:面对东南亚旅游业经济提升,云南如何借此蓬勃发展?赵旭州来解说
赵旭州策划工作室(深圳)有限责任公司 © 版权所有
联系电话:18899855199  电子邮箱:f821@f821.com
联系地址: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南路深房广场A座
粤ICP备18102316号

微信扫码关注